古井春秋——元江水文化遗产中的时光密语


来源:元江县水利局 时间:2025-03-08 10:24:50 点击率: 0 【打印】 【关闭】

青砖沉影,石纹藏岁。一口古井,是一方水土的记忆,更是一卷民族的史诗。

在元江的群山与坝子间,三眼古井静默伫立——安仁的麒麟低语、红安的龙马踏云、者嘎的傣歌萦泉。它们以水为脉,串联起汉、白、傣多民族交融的文明长河。今日,邀您共赴一场“汲水寻根”的文化之旅。

【安仁古井:石雕如卷,匠心溯泉】

坐标:元江县因远镇安仁村中心,县城以南41公里

历史溯脉:清道光年间依山而凿,井壁以特制青砖与砂岩层叠砌筑,形如天地方圆。井口浑圆,四面嵌鼓形石雕,麒麟踏云、灵鹿踏蹄,纹饰繁密若古书雕版,刀工遒劲似铁笔勾画。

艺术密码——

纹饰匠心:麒麟鬃毛卷曲如云雷纹,鹿角延展似缠枝莲,浮雕深浅错落,光影流转间宛若立体画卷。

科学护泉:井壁青砖以糯米灰浆黏合,砂岩基座微倾导水,雨季不涝,古人“以形驭水”的智慧暗藏其中。


【红安延庆龙泉:亭阁锁云,龙马印传奇】

坐标:元江县因远镇红安村

历史溯脉:清道光年凿泉,光绪年增建重檐四角攒尖顶亭阁。白族举人张保岐题匾“因泉第一”,楹联“龙马呈祥,石印银蹄周汉古;王人受福,水生金井明清长”。

神迹与匠心——

马蹄印之谜:传说:本境土主神赴其丈母娘——九子太婆住地“娘娘庙”访亲路过此地,他所骑的龙马单膝跪于泉边石上饮水。次日清晨,井边石上便留下了一个神奇的马蹄印。以后不知经过了若干世纪,尽管风吹日晒、雨淋、人畜踩踏,其井边石块已磨损变形,但蹄印原形不变,明晰如初,故名“龙马蹄石”。

亭井双绝:榫卯亭架绘“龙马踏云”彩画,红柱上绘有龙纹,色彩古朴,让汉式飞檐与白族纹样共舞。

【者嘎古井:傣韵千载,流水绕榕

坐标:元江县澧江街道者嘠村

历史溯脉:元江天气热,傣族爱水,更爱洁净,以前没有自来水,村民都到井中汲水如今古井被保护起来,周边经过修缮,井畔古榕如盖,竹篱围合,俨然一幅“水润傣寨,歌隐深篁”的天然画卷。流水仍然幽幽而去,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古井传递给后人的精神所在。

千年音韵——

习俗溯源:相传这是傣喇蒙面情歌产生的地方:普漂村子冒冉(帅哥)宰龙来者嘎相亲,力挫群伴,为哨冉(美女)白瑶掘井取水,在井旁,俩人蒙着脸深情对唱,互表爱意,互诉衷肠,结成百年好合。这个故事开启了蒙面情歌对唱的先河,成为了自由恋爱、琴瑟和谐的傣喇婚姻习俗,以纱遮颜、以歌代语,青年男对唱,古井水不绝,情歌永不断。

非遗新生:2013年,者嘎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蒙面情歌申报成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在千年古井旁传唱,成为者嘎村独特的文化符号。2025年春节期间者嘎村举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元江村节之者嘎”活动,当天,1万多游客和当地群众在者嘎村逛村寨、过“村节”、享“村味”,傣族蒙面情歌宴、篝火晚会等傣韵十足的“村节”活动让天南海北的游客感受到了独特的春节体验,体验传统村落的民风民俗和乡村韵味,非遗从“活化石”变为“时尚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