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话手表藏网络沉迷隐忧


来源: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3-03-15 08:52:03 点击率: 324 【打印】 【关闭】

儿童电话手表藏网络沉迷隐忧

 

能拍照,能定位,还能打电话……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获得了越来越多未成年学生的青睐。从“定位手表”到“社交神器”,升级迭代的儿童电话手表在未成年人中,尤其是城市儿童中逐渐风靡。隐忧随之而来,功能升级的电话手表容易导致儿童沉迷,也潜藏隐私暴露和被不法利用的风险。

一、儿童电话手表功能日益强大

儿童电话手表的发展轨迹从“满足家长”到“取悦孩子”,越来越风靡。“碰一碰手表,加个好友吧!”如今,这句话成了不少儿童社交时打招呼的见面语。从前的儿童手表,只能提供定位和紧急通信联络等一些简单功能。而如今,经过多年的迭代升级,儿童智能手表样式新颖而时尚,硬件配置和功能越来越强大。儿童智能手表早已不像传统的手表,而更像是一部戴在手腕上的,集定位、通话、社交、娱乐、学习、购物、拍照搜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智能手机”。而且由于其手表的外观,佩戴儿童智能手表,往往可以绕开“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因此,儿童智能手表备受中小学生的推崇。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公布,目前中国5-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智能儿童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电话手表。其中,电话手表在城市儿童的市场普及率至少过半。

二、潜藏网络沉迷隐忧

儿童智能手表市场蓬勃发展背后,乱象也在滋生。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儿童手表里可以下载的应用程序(App)多达上百款,其中不乏游戏类App。下载这些各式各样的App,很容易导致孩子沉迷其中,连成人都抵抗不住社交媒体的诱惑,一刷手机就停不下来,更何况孩子?既耽误学习,也影响视力。

电话手表中的社交功能最受孩子们欢迎。比如有的手表“碰一碰加好友”,还能发布朋友圈,其他人随时打卡、点评赞。但是,通过电话手表这一媒介,儿童过早开展“网络社交”有着一定的危害。

三、信息泄露极大危害用户安全

2022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了儿童手表的许多信息安全漏洞。儿童手表中的一些App在安装后,无需用户授权就可以获得定位、通讯录、麦克风、摄像头等多种敏感权限,从而轻易获取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个人隐私信息。

针对一款具有10+的销售记录的儿童智能手表,购买一只交给小朋友佩戴,通过抽奖等伪装二维码将恶意程序轻松植入手表,后台可以实时定位、多次采集位置信息。孩子每次抽奖恶意程序就自动把手表里的重要信息如位置、通讯录、通话记录打包实时发送出去。玩完抽奖游戏孩子下楼玩耍,仍然可以实时定位孩子,轻松圈定孩子的活动范围,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被掌握。

四、元江县儿童电话手表市场现状

元江县辖区内销售电话手表的经营户有55户(其中企业15家,个体40家),市场在售的电话手表品牌有“小天才”、“华为”、“360”等多个品牌,价格从100多元到1500多元不等,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均有销售。

五、多方合力,加强监管引导

(一)加强行业审核与监管,规范健康指引标准。2022415,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1411-2022《儿童手表》。该标准于2022111日开始实施。作为首个儿童手表国家标准,该标准覆盖了儿童手表的定位性能、通话、电磁辐射、信息安全等关键质量安全和性能指标,并提出了相关的评估和检测方法。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强化对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平板电脑、早教故事机等智能设备信息内容管理,深入排查语音、视频、文字、图片、游戏等场景,以全面清理违法不良信息。

(二)解决乱象应靠他律与自律。一方面,厂商需要在功能开发和商业变现上进行克制和自律,确保安全底线不被突破;另一方面,国家有关方面在安全性方面可以设置细化的准入标准,特别是内容审查上要更加严苛,从而规范儿童智能硬件市场的发展。

(三)注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兴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工作再忙也得多抽点时间陪伴孩子,为孩子营造健康上网的家庭环境。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增强其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和特种设备监管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