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加快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工作的一些体会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0-07-13 09:09:48 点击率: 598 【打印】 【关闭】

开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加快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工作的一些体会

 

自云南吹响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号角,元江县为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提高全县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推动元江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任务分解,为我县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加快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开展了一些工作,现就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谈一些体会

元江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327米。年均降水量600-800豪米,年均日照2339小时,年均气温24.2度,终年无霜,光照充足,热量充沛。热坝区属全国少有的干热河谷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美誉,气候独特,是全省距省城昆明最近,最具有开发潜力的热区。

热区、绿色、枢纽不仅成为步入发展新时代的元江形象,同时也成为我县打造热区经济、绿色经济、通道经济,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的比较优势。

一、元江县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发展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抢抓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发展契机,践行市委、市政府《玉溪市干在实处走在全省前列的决定》要求,元江县按照生态立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农业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夯实特色生物产业发展基础,着力在特色、规模和品牌方面下功夫,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逐步形成品牌型、示范型、外向型、生态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要求,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芒果、火龙果、辣木、青枣等地方性种植技术规程标准制定。发挥重点项目引领推动作用,充分利用万绿芦荟生产加工、国家糖料甘蔗核心基地、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项目,形成以点带面、由散到集,规模化种植的聚集效应,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实施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构建绿色生态技术体系,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引进和集成绿色生产技术,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行动,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加大万绿、大有为、万蕊、瑞丰民特、万象等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培育芒果、茉莉花精深加工企业,打造火龙果、芦荟、芒果、茉莉花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着力将万绿、大有为等企业培育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小巨人。到2020年,发展芒果20万亩、芦荟2万亩、茉莉花1万亩、火龙果2万亩,实现绿色食品认证10个以上、有机产品认证16个以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8亿元以上。

二、市场监管部门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所开展的工作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我市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县市场监管局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省市的决策上来,认真按照把绿色发展作为今后玉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标,让有机食品成为绿色食品牌最闪亮的特点;制定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推进一县一业,加快形成品牌集群效应积极配合农业等部门开展好工作。

按照任务分解,县市场监管局积极配合县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摸清我县农业产业的基本情况,积极宣传引导有条件企业申报绿色有机认证;协助开展打造元江芒果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元江芒果的内涵和知名度的各项配合工作;做好地方标准《元江芒果种植规程》、《元江辣木种植规程》、《元江火龙果种植规程》、《元江甘蔗种植规程》评审及发布宣传工作,助力元江打造世界一流元江绿色食品牌工作的开展。

截至目前,我县有效注册商标510件,商标申请件数44件,今年注册商标16件;注册地理证明商标9个,今年新注册地理证明商标2个,元江辣木、元江紫驼骆米、元江番荔枝在地标申报当中地标拥有量排在云南前列、玉溪第一。

元江有7家企业执行国家标准4个、行业标准1个、企业标准28个;质量体系认证企业3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企业2申请和使用条形码的企业有17户;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5户;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2户,今年申请认证2户。

三、存在的问题

丰富的热区花果资源,支撑起了金珂蔗糖、万绿芦荟、万蕊茉莉花,以及大有为、瑞丰民特水果等热区食品加工产业,为打好绿色食品牌提供有力支撑。

打好绿色食品牌需要创新发展路径,聚焦育龙头、抓有机、建平台、创品牌、占市场,着力破解发展瓶颈。要按照高质量绿色发展要求,以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和开放型农业为引领,抓实产业体系、品牌培育、交易形式、组织模式、质量管控五大环节,聚力把产业做大、把品牌做响、把加工做强、把市场做宽、把工作做实五大重点,推动农业种植、产品加工、商品营销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不断提升规模效益和品牌价值。元江县在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 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我县认证的有机、绿色产品中重点产品不突出。主要骨干品种、优势拳头产品不突出,缺乏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著名产品和知名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不大。

二是综合效益不高,品牌效应难发挥。目前,我县的认证产品主要还是水稻、芒果、火龙果、芦荟、辣木、茶叶的初始原料,深加工产品少,绿色、有机产品直接包装上市销售的少,难以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高收益,而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稻米、芒果、火龙果类等,认证面积占比轻、规模小。加之我县有绿色、机产品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品牌市场认知度不高,以及病虫害防治、劳动力成本高等因素制约,有机产品综合效益不高。有机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优质不优价、品牌效应难显现等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县有机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的瓶颈。

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还需完善。在已认证的有机及绿色基地中芒果、火龙果等农农产品占比较大,养殖类产品认证占极少,使得绿色、有机农业种植所需的有机肥料短缺,反映出有机产、绿色业结构不合理、种养业比例失调等问题。有机产业发展链条还需完善。

四是土地流转难度大,产业化经营难。实现公司化合作制经营模式的前提是农用土地的规模流转和集中使用。因受现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和我县生产力水平低等因素制约,农村土地规模集中流转十分困难,有机、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进程缓慢。

五是扶持政策欠缺,品牌宣传滞后。有机、绿色产业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在全国没有统一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有机产品、绿色产品生产、加工、监管、营销等涉及的部门、行业繁多,加之受地域环境所限,全国各地的发展很不均衡,国家在有机产业上没有出台明确、有力的扶持政策,有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我县虽然出台了一些具体扶持政策,但因县财政困难,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在有机品牌建设上,宣传不够强势,宣传效果不明显,与当前有机产业发展良好态势不相符合。

四、一些建议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先后制定了《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元江县农特产品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成功争创了元江鲤、元江芒果、元江火龙果、元江茉莉花、元江草果、元江金桔、元江辣木、元江芦荟、元江甜橙、元江羊街米、元江紫驼骆米1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有5家企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和有机产品转换证书,12家绿色产品认证。但由于受传统农业惯性影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我县既存在着基地规模小导致商品率较低的差距,也存在着科技含量低和品牌不响导致竞争力不强的差距,还存在着加工落后,缺乏真正龙头带动的差距和营销体系、手段落后导致市场对接不好的差距。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任重道远,要依托我县实际从夯实基础为出发点,久久为功,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组建常设机构,专门负责全县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技术指导、认证组织、生产监管、市场开拓等工作。绿色有机绿色农业发展实施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发展和改革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财政、自然资源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等部门和10个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推进,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创建有机农业基地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项目,积极争取立项;科技部门要将有机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有机农业发展;农业农村林草部门负责本行业有机农产品相关标准制定,基地规划、建设和技术指导;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推行绿色有机生产,做到项目整合、统一规划、顶层设计。

二是坚持政策激励,构建绿色农业的发展支撑体系,出台完善《绿色农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每年专项投入,重点用于宣传培训、有机认证、生产监管、绿色防控、市场营销等环节补助。强化项目整合,整合涉农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三是强化引进人才和技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成熟的绿色有机产业的技术指导我县产业发展,注重培养各层次的乡土人才把成功的技术落到田间地头。

四是打造绿色工业园区。依托万绿、大有为、民特公司等围绕绿色有机农业投入品加工、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培育一批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


五是构建现代特色服务业。打造景点支撑、基础配套、产品研发、营销推广体系,发展乡村旅游,按照乡村旅游的思路和标准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园区和基础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庄、农业主题公园、农业观光园区,实现园区变景区、村庄变农庄、产品变商品,推进旅游业发展。

六是提高社会对有绿色、有机机产品的认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依托昆交会、农博会、芒果节等重要节会,用好微博、微信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增加我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和特种设备监管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