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民政局2010年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0-07-17 09:37:06 点击率: 8 【打印】 【关闭】

元江县民政局2010年半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县人大的监督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理念,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2010年民政工作目标,坚持“上为领导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调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能,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旱救灾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2009年入秋以来,我县降水量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与全省大部分地区相同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灾情最严重、影响面最广、危害程度最深的百年一遇的特大秋冬春连旱。截至2010年5月19日,全县10个乡镇2个农场69个村委会263个自然村受灾人口达127600人,因旱造成66156人、29328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全县秋冬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7.64万亩,绝收8.0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1547.7万元;大春农作物受灾15.67万亩,成灾2.9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4224万元。截至目前,旱灾共造成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15771.7万元。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赈灾捐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灾害发生后,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抗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及时成立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抽调局机关干部职工组成三个工作组,分别对受灾乡镇实行包干督查确保抗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散发倡议书和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号召和动员社会各界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干旱期间,共接受社会各界及共产党员特别捐献款424.96万元,饮用矿泉水3200件、茶饮料7290箱、爱心水车2辆。

(二)深入调查,及时救助,灾民救助及时到位

    县民政局把查灾、核灾、报灾、救灾工作放在首位,民政干部职工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查灾、核灾、救灾,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向上级上报灾情数据和相关表册,为上级实施救助提供了可靠依据。民政根据受灾情况及时组织、协调落实救灾经费,核实粮食、衣物等救助灾民。1-6月,发放救灾粮633325公斤,发放衣物3004套、被子1267床,共救助灾民7429户19501人;发放矿泉水3200件、茶饮料7290箱;为2675户10700人发放共产党员特别关爱资金133.75万元,为13430户17251人受灾困难群众发放生活困难救助资金56.49万元,为254人发放民房修复及其它临时救助资金10.49万元。由于救助及时到位,干旱期间,全县灾民未发生因缺粮而饿死人,无水喝而渴死人,无衣穿而冻伤的情况,也没有无序争水、抢水的情况发生,确保了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洁净水喝、有房住、有学上、有病能及时治疗,有力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

     、拓宽思路抓住重点,全面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一)城市低保工作在规范中拓展,动态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今年以来,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城市低保上报审批程序。1-6月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35794865人,累计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25万元。人均补差146元。同时加大动态管理力度,我县1月开始对全县的低保对象进行抽查,取消35人,1516人降低补差标准,将符合保障条件的3244人纳入保障范围。

    二)农村低保工作在完善中获得了新进展。半年来,以加强监督促发展,加强疏导促和谐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低保金审批发放张榜公示力度,积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基层调查核情况并进行整改,有力的疏导化解群众来访。共组织人员深入羊岔街、东峨、羊街、因远等乡镇抽查农村低保保障情况及调查了解群众反映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取消在保期间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在保对象456652人;同时新增低保对象  464672,截至目前保障925811856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357.985万元。

     (三) 五保供养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目前,全县共有五保供养对象799人,11所乡镇敬老院共供养133人,分散供养666人。为认真贯彻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切实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及管理,各乡镇敬老院通过养猪、养鸡、种菜等方式积极开展农副业生产,全县敬老院农副业产值达1.1万元,在院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为改善在院五保老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共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了东峨镇敬老院厨房并对敬老院房屋进行了修缮改造,现新建及修缮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在探索中取得了新成效。在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基础上,以加强指导,规范操作,方便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办事为基本原则。帮助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共2394人缴纳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24.78万元资助42人重病患者进行住院治疗,支出资金6.06万元,对到门诊就诊的9人进行救助,支出资金1.1万元;对患病困难的25人城镇居民进行城镇医疗救助,支出救助金5.7万元。

(五)城乡临时救助工作得到加强积极对民政困难对象进行节日慰问。为4865人的城市低保对象11941人的农村低保对象按每人50元的标准发放慰问金,共支出春节慰问金83.53万元。对灾民贫困户、城市低保户、老乡干部、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五保对象等223户困难家庭进行春节慰问,支出慰问金6.73万元,发放棉被231床按《元江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年对3人上学困难家庭进行临时救助,支出资金0.46万元;对79户因灾、因残、因病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实施救助,支出临时救济金7.07万元

    三、各项优抚政策落实到位,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

    (一)认真落实抚恤政策,及时兑现抚恤补助资金。为了使广大优抚对象尽享国家优抚政策,民政局精心组织,认真普查,反复审核,反复公示,做到不重、不漏、不错,使优抚对象满意,让群众公认。重点优抚对象及“两参”人员的抚恤补助,以银行代发方式,按标准每月发放。按政策为 46人“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放定期抚恤金16.71万元;为48人伤残人员发放定期补助  19.37万元;为105人的在乡老复员军人发放定期抚恤金22.3万元;发放29人的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定期补助金4.82万元;对467人“两参”人员和134人出国参战民兵民工进行定期补助,共发放资金 万元发放军休人员工资和各种补贴16.7万元;对4人医疗困难优抚对象发放医疗救助款0.93万元

     ()、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巩固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成果2002年以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路子,实行一次性安置补偿,已得到上级肯定,安置对象接受。我县共接收2009年城镇退役士兵9人,其中:三级士官1人,一级士官2人,城镇义务兵6人,符合“双考”安置条件的有9人。按政策安置41人回农村发展生产,推荐39人到玉钢集团、玉溪维和制药厂、红塔公安消防大队等单位工作;针对严峻的安置工作形势,我局多次和县人事劳动局等相关单位研究安置岗位问题,积极组织报名参加“双考”安置的 名城镇退役士兵到玉溪参加全省统一的文化考试。

四、依法办事,严格执法,积极做好社会事务各项工作

   (一)加大殡仪馆建设工程项目,积极推行殡葬改革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着力根除丧葬陋习。在“清明”期间协同广电、宣传、林业开展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宣传,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文明、节俭、科学、规范的现代丧葬文化氛围,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配合和支持殡葬改革工作。

    2、殡仪馆工程项目进展顺利。目前,两台火化炉已安装完成,殡仪馆扩建用地3.25亩,公墓管理所和停车场用地7.12亩,公墓用地31.89亩已落实到位完成了1个经营性公墓和1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的规划工作,现1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选址已经完成,待相关部门核准后审批

   (二)、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开展姻姻登记和儿童收养登记。

    婚姻登记工作严格按照婚姻登记规范化要求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截至620日,共办理结婚登记1332对,离婚登记120对,补领结婚证120对,登记合格率100%。积极配合县卫生部门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工作,HIV检测1130,免费婚检320对

    认真依照《收养法》办理弃婴收养登记,规范收养、寄养、送养审批程序,在办理中严格审查收养人资格,同时,注重了解收养家庭的情况和抚养能力,由中等以上生活水平的家庭收养,尽量避免困难家庭收养儿童,为儿童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今年共办理儿童收养登记6件。

   (三)依法做好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

    我县的民间组织工作,长期坚持培养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提高民间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半年来,依据政策,对全县2009年度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了年检。其中3个社会团体年检不合格,对年检不合格的香料产业发展协会等2家社会团体进行了撤销。截至20106月,县共有22个社会团体,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

   (四)、不折不扣,认真做好地名工作

    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开展了与新平、红河等邻县的边界年检工作,为创造平安边界作出了努力。

    六、切实加强领导 老龄工作健康推进

一是落实了澧江镇划船寨、龙潭乡阿乃村等四个老年协会为老年协会百村建设项目;二是做好高龄老人的调查统计工作和80周岁及以上高龄保健补助金发放工作。全县共发放高龄补助4366,补助金713000万元658年满60周岁的老人办理了《云南省老年人优待证》。

七、基层建设和社区建设工作

     认真组织实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27日开始至415日,开展了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一是开展前期调研,明确工作节点和步骤;二是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5个工作指导组,督促指导换届选举工作;三是拟订了《元江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实施方案》,明确了换届选举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等;四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换届选举工作氛围;五是严格程序,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社区)”两委“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呈现出党员比例大、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年龄更趋年轻、妇女比例加大、民族结构更加合理等特点。

    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0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工作安排,认真抓好我县民政系统的各项工作。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政事业发展为主题,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按照2010年县政府工作要求,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基本构想和思路是:

    (一)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干部争先创优学习活动;二是继续抓好业务培训;三是抓好廉政教育和作风效能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民政干部队伍,为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提供组织保障。

   (二)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明年的民政工作目标是整体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工作有所突破。

    1、认真调查核实全县重灾民城乡特困、五保的生产生活情况,着力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困难,特别是冬荒、元旦、春节期间的生活困难和春荒生活困难,保证他们有衣穿、有饭吃,有病能及时救治,过节有肉吃,重灾民有房住。

   2、认真做好抗灾救灾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救灾预案,做到有可操作性;二是做好民政助理员灾情统计的业务培训工作,及时收集灾情资料,以利于救灾工作的开展;三是要继续坚持抗灾救灾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灾情信息畅通;是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建设好救灾物资仓库保障我县救灾物资的充足。

    4、城乡低保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完善制度适时组织调查核查。加强敬老院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继续加强敬老院农副业生产进一步改善五保对象生活环境,切实提高集中供养比例。

    5、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按时足额兑现各类优待抚恤资金,利用春节“八一”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做好退伍士兵的稳控工作,继续实行自谋职业政府给予一次性安置补偿的安置方式,同时做好跟踪调查,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总之,面对民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局将继续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根本,以“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理念,抓好民生,确保稳定,不断创新民政工作发展思路,拓展民政事业发展空间,在十七大精神支持下,不断开创我县民政事业新局面,为构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元江县民政局

                        二O一O年六月二十五日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元江县民政局 发布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