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装卸过程轻拿轻放,并采取叉车辅助;氰化钠储存在仓库内,储存桶均为密封状态,氰化钠为整桶使用,不在库房内打开;企业在氰化钠使用结束后就对内袋进行封闭包装,空桶桶盖原样盖回,库内设置通风系统,项目产生的氰化钠颗粒极少,在仓库作业过程中氰化钠颗粒排放量极少,在对危废进行封闭收集的方式,并进行日常监管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 (2)物料运输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厂区道路定期洒水降尘,产生的颗粒物经自然扩散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运营期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本项目设置雨污分流系统,雨水经氰化钠库内的雨水管网收集后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40.5m³),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现有项目选厂洗矿用水,不外排。 (2)本次新建一个容积为2m³的化粪池,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用于厂区树木灌溉。 (3)洗浴废水经生产废水收集罐(1m³)收集,加入足量的漂白粉浸泡后用于选厂用水。 (4)本项目设置一个容积为202m³的事故池,用于收集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废水和消防废水。 3、运营期噪声保护措施 (1)选择低噪声、低振动、高质量的设备;风机设消声器,风管设软连接,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减振、隔声处理。 (2)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减少午间、夜间运输,汽车在厂内行驶时限速、禁鸣等。 (3)加强风机的保养、检修,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减少机械振动和摩擦产生的噪声,防止共振。 4、运营期固体废物保护措施 (1)化粪池污泥 本项目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产生的污泥用于库区绿化施肥。 (2)危险废物 ①空桶 现有工程中氰化钠使用完后,所剩的氰化钠空桶为危险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废弃空桶属HW49其他废物,危废代码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参照危废管理,收集后暂存于空桶仓库,未沾染氰化钠的空桶由氰化钠生产厂家送货后带回,回收用作原始用途,重新用于氰化钠外包装,不排放;若该包装桶发生破损或沾染氰化钠,仍按危废进行处置,定期交由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清运处置。 (2)内袋 现有工程中氰化钠使用完后,所剩的内袋(包装塑料袋)为危险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废弃内袋属HW49其他废物,危废代码900-041-49,收集后暂存于内袋收纳仓库,定期交由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清运处置。 (3)事故应急池底泥、残渣 当发生突发事故,产生消防废水后,废水经过漂白粉处理后,通过槽罐车运输后,事故应急池中会残余少量底泥、残渣,需作为危险废物处置。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事故应急池底泥、残渣属HW49其他废物,危废代码900-042-49,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桶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清运处置。 5、运营期地下水、土壤保护措施 (1)污染源 影响地下水、土壤环境的污染源主要为仓库储存的氰化钠下渗产生的影响。由于氰化钠为固态,且由聚乙烯塑料袋和铁桶密闭储存,下渗几率较低。当氰化钠发生泄漏事故时,裸露的氰化钠受到雨水或冲洗水等的冲刷将会产生含氰废水。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一旦下渗到地下水体或土壤中,将会造成环境污染。 (2)分区防渗措施 ①重点防渗区 氰化钠仓库、空桶仓库、内袋收纳仓库、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沐浴室、应急处置间设置防渗层(自下而上)如下:压实基础层;1.5m黏土层;200mm厚混凝土保护层;1.5mm环氧树脂。确保重点防渗区地面防渗能力相当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技术要求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的防渗能力。 ②一般防渗区 化粪池设置混凝土防渗保护层。确保一般防渗区地面防渗能力相当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技术要求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的防渗能力。 ③简单防渗区 其余库区、值班室等,防渗技术要求为地面硬化。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储运设施风险防范措施 ①严格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②设立的危化品仓库应符合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条件(如防晒、防潮、通风、防雷、防静电等);在化学品库房设置防止液体泄漏流失和扩散到环境的设施。 ③采购人员、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押运人员须经有关培训并取证,危险化学品应到已获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采购,并要求供应商提供技术说明书及相关技术资料; ④监控方面:本项目库区范围内拟设置在线视频监视系统及报警,并与矿山中控室联动; ⑤按要求配备足够的堵漏、吸附等应急物资,一旦发生泄漏等环境突发事件,能及时进行围堵、吸附,并采取阻止泄漏事故进一步扩大的应急措施。 (2)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①化品库房门必须上双锁,钥匙分别由两人保管,进入仓库必须具备两人以上同时操作; ②所有化学药品物资到库后,应及时清点数量,填写到货登记,查点包装完好状况,分类摆放,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 ③化工类药品领用人员限定为特定人员,领用单据执行三级签字制度; ④严格执行仓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发放,必须登记在案,及时更新,账务做到日清月结,物账相符; ⑤危险化学品仓库作为重点防渗区,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做好防腐防渗工作。 (3)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风险防范措施 ①仓库建立健全各种有关消防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定,在仓库应配置足量的灭火器,并保持完好状态; ②设置事故沟,事故沟与事故应急池相连。厂内建立事故应急池,主要用于发生事故时泄漏液体的收集、消防水的收集。 ③项目危化品仓库消防水排水系统与事故应急池相通,且与雨水排放管、事故沟收集系统之间应设置转换开关。与矿山的雨水管道、污水管网、事故沟收集系统要严格分开; ④仓库采用电话报警,报警至应急办公室。消防泵房与应急办公室设置直通电话。根据需要在控制室、配电室、值班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4)事故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当仓库发生火灾事故时,消防灭火产生的废水将流入仓库雨水管网。仓库雨水管网与事故应急池连接处设置清污切换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时排入雨水管网方向的阀门立即关闭,消防废水流入202m3事故应急池暂存。消防废水经收集处理后达标后回用于选矿。 (5)火灾引起的次生灾害应急处置 由应急保障组马上通知我单位周围其它部门相关负责人,说明事故的严重性,提醒其做好疏散防范措施。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完成后,继续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待泄漏气体或其他危险源达到正常指标控制范围内后,解除应急状态,防止人员进入及其他防护不当等造成的次生灾害事故。由于事故造成火灾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现场处置结束后,及时清理收集废弃物,并交由有资质的公司处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