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废气和汽车尾气,属无组织排放。施工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粉尘,来源于物料运输、设备安装焊接、材料切割打磨、车辆运输扬尘等,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污染物主要有烟尘、NO2、CO及CHx等。 为进一步减小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应定时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抑尘,遇到干旱和大风天气时,增加洒水降尘次数;土方开挖、回填等过程采取湿法作业的方式来降低扬尘的产生;在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挡,对开挖土方等易起尘物料采取防尘网遮盖的抑尘措施;应及时处理、清运建筑垃圾、以减少占地,防止粉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运输车辆选用优质燃料,严禁使用无牌车辆,各物料运输车辆加装篷布。 2、施工期废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以及生活废水,采取如下措施: ①施工场地内设置1个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收集进沉淀池中沉淀处理,沉淀后的废水用于场地洒水,不外排。 ②施工期的施工人员均是附近工人,不在厂内食宿,如厕依托厂区进出口处西北侧公厕,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清洗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不外排。 ③在降雨时,用帆布遮盖堆场等设施,从而减少暴雨径流的泥沙含量。 3、施工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在不同施工阶段,由于施工机械的数量、构成动作等的随机性,导致了噪声产生的随机性和无规律性,施工期间噪声成无组织、不连续释放;车辆运输中产生的噪声与车辆发动机有关,更具有不规律性,为无组织、不连续释放。采取如下措施: ①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优化施工方式,尽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项目在进行物料运输时,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并避免在夜间及交通拥挤时段进行; ②采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并合理布置施工作业面、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③项目还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 ④在施工机械设备与基础或连接部位之间采用减震措施,可减少动量,降低噪声; ⑤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限速、禁鸣;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 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施工期固体废物要求采取如下措施: ①开挖期间将会产生土石方,均用于场地回填平整,无废弃土方的产生; ②装修垃圾、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存,能回收利用的部分交回收商进行收购处置;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运至住建部门指定地点堆放。建筑垃圾严格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置,禁止随意丢弃; ③施工场地内设置垃圾桶,废包装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于垃圾桶中,定期清运至周边村庄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