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云南省税务部门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动态,立足“高效办成一件事”,在诉求响应、政策落实、精细服务等方面加力提效,为民族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以税助力民族美食“增色添香” 火腿木瓜鸡是临沧本地民族独创的一道特色药膳美食,味道酸爽的白花木瓜和肉质鲜美的临沧土鸡经过民族传统工艺合二为一,成为了临沧美食界的一张“金色名片”。 特色美食的发展离不开税惠助力。据临沧云州集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潘红斌介绍,2023年,公司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11万余元,税惠政策为优化产品包装、打造特色伴手礼盒、自建线上商城提供了资金支持,让越来越多的民族美食走出云南,让更多人了解和品尝临沧特色风味。 在云南石屏县,豆腐制作已入选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屏豆腐”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和弘扬花腰彝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助力民族美食产业焕发新元气,当地税务部门聚焦豆制品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一行业一服务”活动,帮助豆制品制造企业精准享受税惠政策。 “企业从摸索发展到产品研发,一路上面临着资金缺乏、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等多重压力,多亏有税务部门的精细服务,为我们送上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2024年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等税费减免25万余元。”石屏县帅虹豆制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健表示。 以税护航非遗技艺大放异彩 “太和甜茶”是镇沅千家寨爷号普洱茶“打笋山四爷茶区”的品牌代表,其独特而复杂的制作技艺被列为云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镇沅太和甜茶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段苹说:“为让‘太和甜茶’这项非遗技艺在产业发展中得到传承,我们积极对周边群众进行技能、就业和产业帮扶,但最近两年市场压力大,产品销量不容乐观。” 对此,当地税务部门分行业梳理税费优惠政策,挑选业务骨干深入商户走访,“面对面”宣讲相关税惠政策、“一对一”答疑涉税难题,把政策“红包”精准、快速送达企业,用“税务蓝”携手“石榴红”,让税惠动力激发非遗活力,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2023年至今,公司享受增值税、‘六税两费’等税惠政策累计减免3万余元。在税惠红利的帮助下,公司将不断创新,推出更丰富的产品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段苹表示。 以税帮扶民族企业行稳致远 作为在大理发展20余年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依托高原农业优势和白族文化底蕴,生产出的乳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前期各加工厂投入较大,资金周转有些困难。在税惠服务团队的耐心辅导下,2023年至今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4302万余元,为基地建设、高端特色产品研发注入资金‘活水’,也为我们构建全球高海拔区域养殖与加工规模、乳制品产量、产品品质一流的奶业全产业链增添了信心”。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乘雨表示。 据悉,当地税务部门聚焦企业涉税需求,通过“对点推送、线上协办、线下辅导、全程跟进”的精细服务体系,为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增添“税动力”。 位于云南昭通的永善永守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种植冷凉蔬菜的特色民族企业。当地税务部门结合少数民族区域分布特点,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税务干部组建“双语”导税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税惠政策宣传,不断推动冷凉蔬菜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税务部门的精细服务,既拉近了征纳双方的关系,又让公司享受到减税降费政策。”永善永守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杨贵琴表示,2024年以来,该公司享受了税收减免8万余元,为民族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