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力量”赋能企业向“新”图强 逐“绿”前行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 时间:2024-08-02 15:54:22 点击率: 91 【打印】 【关闭】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云南省税务部门以税惠“春雨”和便民“春风”为驱动,不断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助力云岭企业不断向“新”图强、逐“绿”前行。

  税惠“春雨”赋能 企业创新研发动能澎湃

  云南元江是“中国芦荟之乡”,走进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万亩芦荟一垄垄整齐排列,一眼望不到尽头。该公司运用高新技术开发库拉索芦荟,成为全球芦荟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全球芦荟加工提取技术引领者,产品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企业采用“农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研发投入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有效降低风险、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当地税务部门结合企业特点,定期走访,主动问需,跟踪服务,通过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确保涉税政策精准滴灌,推动税惠红利直达快享,有效助力企业尽快将研发投入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市场综合竞争优势。

  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黄运喜谈到,“我们始终立足消费市场,不断专注细分领域,十多个研发项目齐头并进。近三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400万元,将减免的税费投入项目研发中,在‘研发—优惠—再研发’的良性循环中不断亮相新赛道、赢得新优势。我相信,库拉索芦荟,这一株古老而神奇的天然植物,一定会在科技赋能、税惠加持的不断助力下,走向更加明媚的未来。”

  走进云南联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满荷运行,年产十万吨新型塑料管管材项目生产基地马力全开。据介绍,该企业作为行业龙头和产品标准制定者,始终把创新力作为企业发展立足的重中之重,十余项知识产权和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均转化成设备和产品投入市场,企业年均研发投入3000余万元。当地税务部门聚焦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企一策”定向投递税惠政策,通过定制税费档案、红利清单,面对面问需问计、手把手教学辅导,逐项详解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享受时间、优惠内容、填报条件,让税惠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像我们这种技术型企业,除了需要科研团队支撑,更需要充沛的资金投入。”长期耕耘在技术赛道的行政府总经理蔡广杰深有感触,“这几年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但税惠政策的享受有效缓解了现金流压力。2023年,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两项政策,企业就享受了800余万元的税收优惠,实实在在减轻了压力,让公司有更足的信心及资源投入到研发生产中。”

  便民“春风”赋能 企业绿色发展涉税无忧

  乘着中老铁路的东风,云南绿色钢城融入新发展格局,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成为一座国际性、标杆性的绿色钢城。

  玉溪亿达铁合金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硅锰合金及尾气废渣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是云南玉溪建设千亿级绿色钢铁全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据了解,今年项目建成投产后,有望打造全省产能规模最大、生产工艺技术最先进、产品链配套最齐全的硅锰合金产业基地。

  当地税务部门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围绕“持续提升效能 办好为民实事”主题,探索建立了“重点项目+地方主导+税务服务”的全链条“快反”税费政策宣传辅导机制,收集、整理项目落实过程中涉税、涉费服务需求,研究制定“个性化”的纳税服务方案,开展“精准化”的涉税宣传辅导,让项目安心落地生根,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我们公司项目启动以来,税务干部多次深入施工地送服务上门,针对我们企业的涉税难点,提供了个性化、全流程的纳税服务方案。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公司对项目建成、投产、盈利的信心。”项目负责人王代斌表示。

  在哀牢山深处的南溪老林中,一排排大风车高耸山巅,“热烈拥抱”高原朔风,“转”出绿色发展的磅礴动力。

  据悉,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项目运行以来,装机容量20万千瓦时的羊岔街风电场年均发电量达4000万度,测算下来,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1.6万吨,减少约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绿色效益显著。

  “我们项目离城区较远,出行不便,税务干部经常利用网上办税平台、计算机远程视频等,宣传税费优惠政策,帮助解决涉税疑难问题,服务很贴心暖心,我们能更加轻松的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办税人员施锦程说。

  当地税务部门结合企业发展阶段、行业特点,“线上+线下”双轨发力,精准提供“一企一策”套餐式服务,做到专人联系、专人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涉税难题、防控涉税风险,努力打通便民办税“最后一公里”,为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减负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