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元江:打造不同模式的互嵌式发展社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元江新闻网 时间:2024-12-25 08:37:13 点击率: 16 【打印】 【关闭】

 

近年来,元江县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助推全县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打造了不同模式的互嵌式发展社区。

 

棚户区改造打造一批互嵌式发展社区。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元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中国萨王纳的城市定位,按照东渡西拓、南联北融、中通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总体思路。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全县的棚户区改造工作,通过棚户区改造打造新的社区方式让各族群众互嵌式生活在一起,着力打造了一批同街道共社区、同小区共单元、同单元共楼层的互嵌式发展社区,打造了一批像元江惠隆佳园、书香铭苑、滨江明珠等小区,实现各族群众互嵌共融、和谐共居,促进了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

 

地质灾害搬迁打造一批互嵌式发展社区。元江多山,境内山高、坡陡、谷深,许多群众居住在山区,元江也属于地质灾害的多发易发区,因特殊的地质灾害条件,境内经常可见小型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县委、县政府为了保护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打造了一批新的地质灾害搬迁点。比如,羊街乡澜普小组,整体从羊街的昆南小组搬迁到澧江街道澜普;羊街乡伙埔新村,从原伙埔上下寨整体搬迁到伙埔新村;正在建设的曼来镇“8.24”泥石流安置小区,通过搬迁将几个村子合并成一个新聚居点。共同居住、相互往来、相互通婚,成为互嵌式发展社区新的典范。

 

库区移民搬迁打造一批互嵌式发展社区。勤劳质朴、敢为人先、团结奋进、开放包容的元江精神背后,有许多元江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进的故事。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有规划性、有组织性的对水利基础设施不断进行完善,走出了一条治水办电、山坝结合、开放热区、振兴元江经济的道路,形成了元江山顶蓄水、山腰发电、山脚灌溉的水源立体利用网络,建设了元江章巴水库、磨房河水库等一批水库,许多群众搬离故土搬迁到新的居住地。如曼来镇的箐门口、石脚地、桥边、马鹿洞4个小组移民搬迁后形成了新的移民新村,打造了果树丛中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的品牌,干净宜居的环境、富足的生活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

自愿购房打造一批互嵌式发展社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为便于就业、教育、医疗等,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来到镇上、县城购买新房,在元江农村有院、城里有房的情况越来越多、比比皆是。加之近年来暖冬元江的持续火爆出圈,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居者选择到元江买房、到元江定居,逐渐形成了一批群众自愿购房形成的互嵌式发展社区。比如,元江书香佳苑、书香雅苑、盛世百合、元江悦府等小区,各族群众从居住、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互嵌融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互嵌式生活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