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才书写的传奇人生 云南近代史上总是不乏传奇人物,他们以自己精彩的人生书写着云南的百年历史,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曾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长、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李和才就是这样的一位。从青年时代的江湖枭雄雄霸一方,到为革命事业和云南民族团结作出突出贡献,李和才93年的人生可谓充满了传奇。 人生路奇字见证 李和才传奇的一生,用时任护乡团第一大队队长李学义的话说,可以归纳为4句话:童年时代的苦难生涯,青年时代的流浪生活,中年时代的发家致富,晚年时期的革命到底。其传奇的人生路可以概况为8个一:一个瘦骨干筋的山里野孩,经黑土蜂一蛰,瞬间病除身健,渐渐长成一个膀粗腰圆、力大无比的黑壮汉;一个孤苦伶仃、四处流浪的乞丐,成人后艰辛闯荡,一跃成为元江有名的“十八路诸侯”,名噪全滇的10个县长不抵一个的“咪哩王”;一个曾被仇人行刺多次却有惊无险,逃过数起劫难,成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典型;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睁眼瞎,居然能让知识里手和黄埔军校的高材生视为智者;一个拥有5000多亩良田、靠收取地租发财的大地主,却得到乡民的衷心爱戴和尊崇,被哈尼人民尊称为“阿布吉莫”(哈尼语:官老爷);一个从未读过圣贤书和马列主义的大老粗,却能将万贯家财视为身外之物,献身革命,被誉为“天生的马列主义者”和“无师自通的马列主义者”;一个闻名全滇的富豪,从同情革命到支持革命直至投身革命,成为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肝胆相照、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革命者;一个嗜好喝酒吸烟、吃大块肥肉的山里人,85岁时还长出两颗板牙,健康长寿。 嬉笑怒骂成文章 李和才擅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冷眼向洋看世界,虽是“老窝泥”(哈尼族)、大老粗,却出口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一生中留下了许多广为流传的经典,诸如:“弟兄们,狗日的(台下一片嗡嗡声)国民党准备来攻打我们,(台下窃窃细语声)我准备投降……(台下舆论大哗)不,是抗争到底!我准备发枪给你们(掌声),是老外的快枪。每人一支枪(掌声)——那是不可能的。(喧哗声再起)两人一支枪,行(窃窃私语声)——但都是木头做的假枪。(喧哗声再起)等你们训练好了以后,再发真枪——发不到时候再说。”他说:“外国枪太玩儿脸了,不像我们用刀枪拼杀,玩真本事。” 上省城开会,人家用美国吉普车来迎接他,他幽默地说:“这外国人发明的东西就是奇怪,不吃草不吃饭就能上路,还跑得这么快,长大了就更了不得了。我坐小包车那是不可能的!我要坐后面有大箱箱的大汽车。”行程中,货车快速冲下一个大坡时,临时性失重的感觉让他感觉很爽:“一次不过瘾,退回去再来一次。” 学校里,一群学生卖力地拼抢一个篮球,他心疼了,叫来校长一通臭骂:“给你大笔教育经费(校长大喜)——哪里去了?怎么让那么多孩子抢一个球?每人发一个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乐善好施得民心 李和才是个富贵后不忘本的“咪哩王”。他1934年开始大兴土木,前后用了10年的时间,修建了庭院、家庙、祖坟、石牌坊等多个建筑,占地2919平方米。去省里任职后,他把所有的住房和产业都分给了乡亲们。1950年,解放军某部驻守边疆,但因交通不便,军需物资需要靠骡马运输,部队动员李和才给予支持。李和才听此消息后当即表态:“可以,大军的事一定要支持,全部骡马送给你们。”部队为严明纪律,把李和才的几百头骡子作价给他付了款,他又把钱分给了家乡的农民。李和才目不识丁,却尊师重教、兴学育才。他高薪聘请老师开办学校,为家乡捐资创办多所学校。至1947年,李和才先后创办了咪哩、小柏木、孟鹏、甘岔、紫驼骡等5所小学。他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对前来求援的贫困农民都给予资助。他修桥补路,帮助农民筑堤开沟、拓荒屯田、建家立业,受到元江、墨江、红河、绿春、平民百姓的尊重,尊称他为“咪哩王”,哈尼族人民则尊称他为“阿布吉莫”。 始终不渝跟党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李和才说:“我跟共产党,决不三心二意。我的家产、武装人员、枪支弹药、骡马全部交给共产党,只留一床虎皮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和才常说:“共产党咋个说,咱就咋个干。”他率部参加解放军,积极搞好边疆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始终不渝跟党走。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了不少工作,特别在争取红河、金平等地民族上层回归祖国起到了重要作用,曾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表扬鼓励。在十年动乱中,李和才虽遭受严重冲击,但始终坚信党,拥护党。 谁是李和才 李和才,1893生于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咪哩村。幼年丧父,家贫如洗,曾扶盲母讨饭度日。母故,因负债无法偿还,于上世纪20年代末期背井离乡,投入普防殖边队当兵,后任滇军二路军营长,继任元(江)墨(江)护路大队长,在此期间,其与滇军名将张冲有恩遇之交,感情深厚。 1944年,因杀死浪堤恶霸刘志坚,被告发到省政府。元江县长与上司狼狈为奸,企图敲诈李和才钱财,便诱其上昆明,并罗织种种罪名拘禁在昆明监狱。承张冲等从中疏通,并在元江旅省同乡的声援下获释。续被张冲委任为二路军指挥部上校骡马运输大队长。 1947年,中共云南省工委决定,通过李和才大女儿、“盟青”成员李宣明及他与张冲将军的关系,争取李和才与党合作,在元江组建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李和才深明大义,同意党在咪哩开办军政干部训练班,为开展武装斗争培训一批骨干,并负责训练班的给养和安全。于是中共云南省工委、滇南工委先后从昆明、石屏、建水等地派了一批地下党员、“盟青”成员、进步学生积极分子前去咪哩受训。 1949年初,李和才集结武装,配合王宗伯等指挥的墨江地方游击队和云南人民自卫军一、六支队一举攻克墨江县城。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10支队在完成了打通滇东南与滇南游击区通道任务后,回师在咪哩区下龙潭休整。中共滇南工委派人向李和才通报了全国、全省的形势,肯定了李和才以往同共产党合作的成绩,李和才将其武装交给地下党整编为滇南人民护乡1团,归边纵10支队指挥,并被任命为团长。后护1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阻敌迎接解放军中立下了许多战功。 1950年,边纵10支队司令员岳世华向上级汇报了李和才在滇南武装斗争中的事迹,认为他是云南统战人士中的典型。邓小平、刘伯承等首长在重庆亲切接见李和才,对他的革命行动和爱国作为给予鼓励和赞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历任石屏县长、蒙自专区副专员、红河州长、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一、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5年,李和才病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