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垤乡2024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元江县洼垤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定位,秉持 “稳中求进” 的工作总基调,深挖传统资源潜力,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成功构建起以烤烟为核心,多种养殖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乡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局面。 一、农业经济运行的亮点与成效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增长。2024年,洼垤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9563万元,同比增长3.1%。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贡献21588万元、1468万元、5568万元、72万元和867万元,占比分别为73.0%、5.0%、18.8%、0.2%和2.9%。这一结构反映出了农业(种植业)在全乡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各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产业发展多点开花。一是烤烟产业支柱地位稳固。作为全乡经济的“顶梁柱”,烤烟产业持续发力。2024年,种植面积扩大至11735.1亩,较上年增加909.1亩,增长8.4%,烟叶收购量达127万公斤,上等烟比例高达75.5%,均价为34.96元/公斤,为农民增收筑牢了基石,成为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二是蔬菜产业异军突起。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5037亩,增3.13%,产量4830.8吨,增长3.22%。蔻豆、西葫芦、豌豆等短周期型蔬菜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烟后作物” 种植模式让土地复种效率大幅提升,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水果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年末水果种植面积17394亩,总产量3925.3吨,增长4.12%。其中:主要水果芒果稳定增长,产量达2618.6吨;香蕉面积从39亩扩种至228亩;新增柠檬种植面积235亩,且柠檬月均产量稳定在6-7吨,为水果产业注入了新活力。四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6755.49亩,总产量7701.99吨,其中夏收粮食产量749.83吨,增长2.49%;秋收粮食产量6821.76 吨,增长0.77%,有力地保障了洼垤乡“米袋子”的安全。五是畜牧业稳中提质。2024年生猪出栏11784头,牛出栏874头,羊出栏3812只,家禽出栏45982只,各类畜禽产品产量均实现稳步增长,猪肉产量1146吨,增长2.87%;牛肉产量112吨,同比增长1.82%;羊肉产量94吨,同比增长2.17%;禽肉82吨,禽蛋16吨。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为丰富农产品市场供应、保障居民“菜篮子”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业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效益有待提升。尽管洼垤乡在农业产业多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传统农业思维束缚,农作物种植结构仍显单一,品种更新缓慢,其他产业规模较小且附加值较低,导致农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增产不增效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思想观念滞后,接受新事物速度慢。由于地处偏远,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群众思想保守,传统农业观念根深蒂固。生产方式仍以粗放的大田耕作为主,对新的生产技术和发展模式认知不足、接受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产业链条短,附加值提升空间有限。目前,洼垤乡的农产品主要以初级原料形式销售,深加工环节缺失,如芒果、柠檬等水果尚未形成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提升遭遇瓶颈,农业产业整体效益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三、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巩固烤烟支柱产业地位,持续优化种植技术,确保上等烟比例稳定提升。进一步完善 “烟后作物” 种植模式,引入更多优质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按照乡党委政府规划,全力推进4+N农业产业发展战略。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油辣、菜豌豆等蔬菜产业,扩大西葫芦、蔻豆等蔬菜种植规模。推动芒果、柠檬、香蕉等水果标准化生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 (二)强化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现代农机技术水平。加强农机补贴政策宣传,提高农机普及率。同时,强化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育大批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确保农业技术精准落地。 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推进适度规模化基地建设,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积极引进人才,鼓励青年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吸引有实力的果蔬加工企业入驻,开发芒果干、柠檬汁等深加工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借助互联网东风,发展农村电商,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推动 “互联网+农业” 深度融合,让洼垤乡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签发:李天文,审核:杨慧友,拟稿:杨静秋,联系电话:601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