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让就医更便利 报销更省心


来源:玉溪市医疗保障局 时间:2023-06-07 17:22:38 点击率: 137 【打印】 【关闭】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医疗保障 ,作者健康一生保障一生

图片11.png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张先生因患颈内动脉血栓,到北京天坛医院就医,出院时享受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用垫付资金。最让张先生惊喜的是,他享受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项保障待遇在出院时“一站式”结算了,不用分别跑腿去办报销手续,报销比例达到91.4%。

近年来,像张先生一样享受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的患者越来越多。

目前,全国住院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6.88万家,比2017年增加了7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由2017年的不到5%,提高到2022年的65%左右,累计惠及2038.76万人次。

图片22.png

让信息跑起来,群众不用跑腿垫资

以往,人们跨省异地就医需要自己先垫付钱款,报销时要拿着单据、材料回到参保地办理。2016年12月,国家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系统投入使用,信息全国联网,异地就医的群众再也不用跑腿垫资。

就诊医院看的项目跟参保地的报销项目不一样,怎么报销?不用担心,结算平台已设计好政策,实行“就医地目录范围、参保地待遇标准”,方便医务人员按习惯开展诊疗。异地就医患者住院时不用先垫付医疗费用,是因为实行“先预付、后清算”,减轻了医疗机构垫付资金的压力。

目前,所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无论是长期异地居住的随迁老人、出省打工的农民工、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还是有临时外出就医需要的人员,均可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截至目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药机构41.12万家,涉及医疗费用5134.55亿元,惠及10115.75万人次,减少垫付3050.58亿元。

图片33.png

把手续简化起来,一键就能办备案

最近,黑龙江省鹤岗市开通线上异地就医备案服务。长期居住在北京市的鹤岗市参保人王大妈很快便下载了“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进行了备案,手续简单、出院直接结算。

目前,有4类人员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长住异地工作人员、异地转诊人员。异地就医之前,这些人员需要“先备案、选定点、持卡就医”。如今,备案手续越来越简化,很多地区参保人员通过APP、微信就能备案。

2019年,国家医保局推出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目前,所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均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和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线上备案。同时,在线查询功能从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经办机构咨询服务电话、停机公告大众化信息查询服务,逐步拓展到个人参保地门诊慢特病资格、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告知书、个人跨省结算费用等个性化信息查询服务。2023年一季度,通过国家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成功办理备案171.05万人次。

将门诊纳入进来,医保变得更好用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的王阿姨到上海随女儿居住,每个月都要到瑞金医院配药。长三角地区异地门诊直接结算开通后,她办理了备案,看门诊时像本地人一样刷医保卡挂号、缴费,医保支付费用自动扣除。王阿姨高兴地说:“真方便,医保在哪都一样好用。”

图片44.png

目前,所有统筹地区都开通了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和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服务,每个县都有一家以上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也在进一步扩大,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国家医保局自成立以来,聚焦异地就医报销不方便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力推进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同时,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服务,扩大可备案人群范围、依托全国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实现异地就医备案“网上办”“掌上办”。

为了进一步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加大宣传力度,国家医保局表示,6月份,在全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异地就医政策集中宣传,让更多参保群众知道怎么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从6月1日起,中国医疗保险微信公众号、中国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开始同步展播全国各级医保部门制作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宣传优秀作品(点击查看详情),后续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来源 中国医疗保障 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