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洼垤乡邑慈碑村垤且龙小组的西瓜带来了一丝清凉。走进西瓜田,瓜农王正叁正在忙着选瓜、采摘、搬运、装车,丰收的气息洋溢在他的脸上。
王正叁是邑慈碑村垤且龙小组最年轻的种瓜人,也是当地有名的“瓜王”。十年前,在外省打工的王正叁选择返乡种瓜。在回来的头两年,他的西瓜苗成活率不到一半,还因为西瓜重茬严重,病害多而枯萎绝收。面对这个困境,王正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攻破技术难题,提升瓜果质量,他主动从多方面询问、上网搜索,才知道这种枯萎病只能嫁接栽培才有效。
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育苗是西瓜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南瓜苗的根系发达,对生长的土温要求低,嫁接后的西瓜耐旱性、耐酸性、耐寒性都能变强,且生长周期短,产量高,采收期长,结出的西瓜还不受西瓜忌重茬的局限。王正叁发现有更好的技术自己却不会,通过近两年时间不断地买苗做实验,练习去叶、切口、拼接、夹紧这些步骤。从一开始0%的成活率,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西瓜苗才摇身一变成了饱满多汁的西瓜。今年“垤且龙西瓜”又能抢“鲜”上市,可离不开这娴熟的嫁接技术。
走进王正叁的西瓜地里,记者发现他种植西瓜不是当下最热的“麒麟瓜”,而是一种叫“甜王”的品种。“‘甜王’是我在众多的西瓜品种中选出一种产量最好、最适合本地种植的西瓜品种。我也尝试过麒麟瓜、黑美人等好几个品种,但因为果皮太薄会裂开、产量低等原因都放弃了。”据王正叁介绍,四月份是瓜藤成长期,但当地正处于干旱缺水的时候,需要西瓜苗更耐旱;而五月下旬雨水增多,又需要有足够厚的西瓜皮来耐湿。”虽然“甜王”的皮比麒麟瓜略厚,但口感好、产量高,且瓜瓤酥脆、味甜多汁,备受消费者青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直以来,王正叁都会和同村的瓜农讨论种植经验,同时每一年只要有更好的品种,他都积极实验并推荐给大家,提高瓜农收入。通过王正叁等瓜农的不断努力,耐旱耐湿的西瓜苗扎根在洼垤乡土地上,经历了干旱少雨和突降大雨的洗礼,最终结出个个饱满的西瓜。据了解,今年洼垤乡共种植西瓜357亩,市场价是2至2.5元/市斤。王正叁自家种植了5亩西瓜,能带来3.5万余元的收入。
西瓜的艰难成长记,也是洼垤乡群众勤劳奋斗、努力奔向美好未来的写照。下一步,洼垤乡也将立足本乡各村特色,继续抓好村级产业发展,鼓励利用好洼垤乡当地自然资源,合理增加水果品种,同时把西瓜产业作为邑慈碑村的“一村一品”来发展,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