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直部门

元江:培养“小小传承人” 让非遗在校园“舞起来”


来源:元江新闻网 时间:2025-11-04 15:30:36 点击率:0 【打印】 【关闭】

狮子舞是元江傣族的古老习俗,不仅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此,元江县整合多方力量,将非遗传承融入育人实践,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引导孩子们成为非遗的体验者、传播者。

在云南元江红军小学的操场上,随着一阵激昂的鼓点声,数十名学生在省级非遗项目傣族狮子舞代表性传承人封云国的带领下,手举色彩斑斓的狮头,如灵动的火焰般跃动起来,他们身着传统服饰,脚踩轻快的步伐,跟着鼓点的节奏腾挪跳跃,穿洞、转花、翻身、上肩、站立……一连串动作刚劲有力,衔接流畅,仿佛行云流水。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每一次跳跃都传递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元江红军小学学生白仲安说:我学舞狮是因为舞狮很震撼,它动作里面的上刀山非常威武,所以我非常喜欢。我作为舞狮的小小传承人,我会好好学习,将舞狮发扬光大。

云南元江红军小学学生许珈畅说:“我从三年级学到了五年级,我收获了翻背、打滚、上刀山和跳背。收获的过程中有点累,但是我们学到了艰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要坚强勇敢,要把这个非遗传承下去,要给更多人看到舞狮。

逢盛世、舞狮兴。据了解,元江傣族狮子舞是元江傣族(水傣支系)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渊源流长,以模拟狮子动作为核心,融合舞蹈、武术与民俗仪式,借助舞狮道具和鼓乐伴奏,展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与民族审美。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元江傣族狮子舞逐步走出传统节庆场合,走进校园、融入课堂,成为青少年体育教育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省级非遗项目傣族狮子舞代表性传承人封云国说:我到现在已经传承十年了,每当县上举办活动,春节还有芒果节就把小小传承人带上场,要让他们从小就感受到这个舞狮的传统习俗,这个舞狮的威力,就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长大以后就可以把我们傣族狮子舞发荣光大了。

近年来,元江县把非遗文化纳入教学课程管理,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中小学校兼职老师,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结合不同年龄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学段、常态化推行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截至目前,全县5所中小学累计开设哈尼棕扇舞 、彝族撒摩啊哩 、傣族狮子舞等非遗社团11个,辐射学生1900余人,走出了一条让非遗起来,让文化年轻起来的生动实践之路。

省级非遗项目傣族狮子舞代表性传承人封云国说:我们的目的是把傣族狮子舞传承,不然就要失传了,要是失传就太可惜了。我很荣幸把傣族狮子舞带进校园,让学生们积极努力学习,让他们懂得傣族舞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让他们从小心里就开始有傣族狮子舞的概念。

记者:田双燕  何磊